媒体报道

报刊杂志

【陕西日报】推进新时代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省属高校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推进新时代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省属高校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5月7日,在西安市高陵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10大信誉娱乐平台领导班子、革命先辈亲属代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时期老学员代表等一行人,神情庄重地聆听着讲解员介绍。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10大信誉娱乐平台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不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学校联合省委党史研究室、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单位,在高陵区共同举办了“传承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红色基因 推进新时代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并举行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10大信誉娱乐平台前身)旧址、西北民大研究院、10大信誉娱乐平台高陵区干部培训中心、10大信誉娱乐平台党性教育教学点、10大信誉娱乐平台乡村振兴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在10大信誉娱乐平台86年栉风沐雨的办学历程中,西北人民革命大学4年办学实践是学校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是学校坚守初心、兴学育人的重要节点,是学校光荣精神传统赓续传承的重要节点。”10大信誉娱乐平台党委书记孙国华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陕西要用好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这为我们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指明了方向。从延安到西安,红色文化资源丰厚的10大信誉娱乐平台将强化使命自觉,继承并发扬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基本经验和优良传统,把传承红色校史、培育时代新人、推动事业发展贯通起来,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推进高水平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养更多德法兼修、理实并重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贡献力量。”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陕西高校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连日来,西安科技大学教育教学工作佳绩频传: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2个本科专业;获批省级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18项成果获2022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成为陕西首家具有消防火灾类检验检测资质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和“矿业工程”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实现历史性突破,4个学科位居ESI全球排名前1%。 西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蒋林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着眼全国发展大局,发挥自身能源、安全学科优势,明确服务陕西和行业主攻方向,更加自觉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生动实践,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主题教育是一次“大学习”,也是一次“大动员”。举办读书班,西安科技大学全体学员深入系统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专心致志学,凝聚信仰信念之“心”、铸就绝对忠诚之“魂”、树牢为民立场之“本”、提升创新发展之“能”。 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连日来,西安科技大学校领导深入各单位、各部门开展调查研究,着力推动解决一批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症结难题和师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久前,学校完成了学生第二俱乐部餐厅改造工程,新增餐厅面积800平方米、餐位300个,有效缓解学生餐位不足等问题。 在西安科技大学印发的《关于在全校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中,学校聚焦事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从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的决策部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学科发展战略、强化有组织科研、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拓展办学资源、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15个方面详细安排了调查研究的具体内容,共同谋划破解事业发展难题的思路举措,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主题教育是锤炼党性、筑牢忠诚的政治之训,是武装头脑、凝心铸魂的理论之训,是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实践之训,是自我革命、纯洁队伍的作风之训,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西安科技大学校长来兴平表示。 4月25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在西安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大会上,以西北大学为实施单位的“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在西北大学引起强烈反响,学校召开专题研讨会,讨论“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进一步建设的构想。校长郭立宏说:“我们将牢记嘱托、奋发有为,在国际丝路考古合作研究领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领域彰显中国特色,为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新的贡献。”西北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学增智,就是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西北大学党委将紧扣主题教育目标,突出抓好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提升,发挥好百廿学府的精神优势、全国文明校园的品牌优势、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优势,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推进主题教育取得实效,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陕西篇章作出西大贡献。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北大学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根本使命,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先后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 4月中旬,西北大学先后举办了“淬炼思想强信念 凝心铸魂育新人”主题读书活动和“新时代弘扬与研究延安精神座谈会”,活动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素质、增长知识才干,为立德树人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电视媒体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学习二十大报告进行时·专家谈丨​井凯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理念,在我国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的进程中,将法治建设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紧密结合,赋予了全面依法治国新的时代内涵,为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全面依法治国就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是我们党面对严峻的反腐败形势审时度势作出的准确判断,是永葆生机活力、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律的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指出,“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也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就要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法治历程经过了从“有法可依”到“高质量立法”的不断飞跃,单一式的传统行政也在向多元化的服务行政转变。依法行政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背景下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严格执法,执法不严格,立法就会失去意义,司法也会失去价值。 全面依法治国就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根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就要做到如下几方面:首先,要遵循党的统一领导,保证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其次,宪法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要不断完善宪法实施制度体系,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确保合宪性审查工作质量;最后,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的立法,在制定法律、修改法律的工作过程中,要及时回应党和人民群众的关切,将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决策结合起来。 (作者系10大信誉娱乐平台行政法学院副院长)

主流网站

【中国社会科学网】赵馥洁:尊德性 道问学

赵馥洁:尊德性 道问学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陆航 通讯员李志瑾)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绿树婆娑的北京大学校园,在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专门就“价值观”同青年学子进行交流。习近平总书记用“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生动比喻,来形容青年养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在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所确立的对自己民族文化优势的坚定信任,对自己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坚实信念,以及对自己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光明前景的坚强信心。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发展、前进和强盛的最深厚的精神力量。五四青年节之际,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走进10大信誉娱乐平台,采访系统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价值理论的赵馥洁先生。赵馥洁先生1964年7月于西北政法学院哲学系毕业后留校,从事哲学教学。曾先后在西北政法学院和陕西师范大学任教。从1979年4月至今,一直在10大信誉娱乐平台从事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50年。在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中,赵馥洁从“价值原理”“学派取向”“范畴系列”“价值思维”四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他提出,中国传统哲学本质上是价值哲学,从而把中国传统哲学的本质特征概括为:自然与人伦合一、知识与道德融合、宇宙法则与治世规范统一、必然原理与应然判断贯通。 中国社会科学网:您的代表著作《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是一部有重要意义的学术专著,请问您为什么要从价值论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哲学? 赵馥洁: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实践的要求和真理标准讨论的深化,价值哲学研究在我国兴起。学术界发表了许多探讨价值文章和著作。 特别是北大中国哲学史专家张岱年先生发表了《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论》(《学术研究》1985年第7期)、《中国哲学关于人生价值的思想》(《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1期)等论文。张岱年先生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价值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并在在文章中,指出了中国古代有哪些主要的价值范畴。我受了这些文章和著作的启发,特别是张岱年先生的论文的直接启发,开始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价值论问题。通过研究,我觉得的价值问题是中国哲学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以往的中哲史研究,未对这些思想予以关注,没有被重点开拓,从此我就明确地把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我发表的第一篇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文章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观》。该文是为1987年11月在西安召开的“价值论与价值观念变革”学术研讨会提供的论文,会后收录于《价值和价值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中。之后,我相继发表了《价值论是儒家哲学的核心》(《哲学动态》1988年第8期)、《儒家哲学的价值论》(《人文杂志》1988年第3期) 、《儒家的价值目标论》(《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论<易传>的价值观》(《人文杂志》1989年第6期)等论文,展开了系统的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研究。1989年我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研究》,获准后了于1991年完成。《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就是这一课题的最终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网:您提出西方哲学重视对价值原理问题的讨论,而中国哲学关注的是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价值。比较而言,为什么会形成这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或体系?它们的意义何在?彼此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赵馥洁:我在《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中提出价值理论基本上包括两个层次(或两个部分)。一是价值原理,或叫价值的原理论,它探讨价值的本质、特性:分类:评价等一般性问题,重在解答人们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的多种多样价值的共同本质问题;二是价值规范理论,它研究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价值,在面临着许多价值对象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人应该作出什么样的具体选择。 西方哲学比较重视的是价值原理问题的讨论,而中国哲学则不太关注价值原理,而是关注价值规范,也就是说,不重视讨论价值是什么,重在讨论怎样才有价值,重视现实生活中人的价值活动。以此而论,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论,原理论部分相对薄弱,而规范理论部分却十分丰富。 虽然,“可欲之谓善”、“不全不粹之不足为美”、“富有之谓大业,曰新之谓盛德”、“和为贵”等命题,都是对价值的一般本质的规定,在价值分类、价值评价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深湛的论点;对主体需要也有比较深入的探讨。但从总体上看,哲学家们的主要注意力似乎并不在此,而是着重论述在现实生活中人应该追求什么才有意义,应该怎样生活才有价值。因之,提出了如义利、德力、义生、德智、理欲、公私、群己、天人、真善美等等价值规范,进行分析、比较,确定选择方向。 重视价值规范这种现象与整个中国哲学不太着力于形而上学的抽象思考,而特别关注现实生活实际问题这种致思趋向有关。 中国社会科学网:您曾提出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演变呈现出三大特征,即:①价值观念演变的基点始终以人自身的价值为本位;②价值观的演变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质为主题,忽视物质财富、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等价值;③价值观念演变的结果是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凝聚力、维系了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当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您认为,我们民族价值观的演变会不会出现新的时代特征? 赵馥洁:价值观念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人们的利益和需要为依据的,而人们的利益和需要,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所以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演变遵循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普遍的历史规律。同时,上层建筑内部其他因素的变化对价值观念也有影响。 价值观集中表现着主体对客体的主导和支配能力,即集中表现着人的主体性,价值观念的演变其实质是民族主体性的演变。中华民族的主体性在历史上经过了一个由强到弱再由弱到强的演变过程,宋以前是强化过程,宋至清是弱化过程,辛亥革命以后是复兴过程,并逐渐趋于强化。在这一历程中,中华民族价值观演变所表现主要特征是: 1.价值观念演变的基点始终以人自身的价值为本位。中华民族不执迷于宗教的彼岸价值,也不执着于物的价值。价值观演变历程上的每个环节都可视为对人的价值的某一侧面的探求和弘扬。因此中国人在近代以前没有发生过人的价值的失落。 2.价值观的演变的主题基本上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为主题,忽视物质财富价值、自然知识价值和科学技术价值。 3.价值观念演变的结果是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凝聚和民族生命力的维系。使民族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其命维新”。 价值观念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演变遵循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普遍的历史规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当前,我们的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民族价值观必然会随着社会进步、历史发展,出现新的时代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必然原理与应然判断相融通的特征,具体指什么? 赵馥洁:认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征是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自五四以来,中国传统哲学之特质,许多学者都有论述,我通过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研究,也形成了对中国传统哲学特质的新看法。我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文杂志》等报刊发表多篇文章阐述这些观点,有的还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我的观点概括而言就是:中国传统哲学本质上是价值哲学。“必然”原理与“应然”原则相融通乃是中国传统哲学之基本特质。所谓“必然”原理指探讨存在本质、发展趋势、客观过程、必然规律的哲学理论,包括本体论、历史观、认识论、人性论等理论领域;所谓“应然”原则指论述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理想的哲学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这两方面的内容是相融合相贯通的。 “必然”(包括“实然”)原理与“应然”原则融会贯通,既是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提问方式,也是其理论建构的范式。与西方哲学的异隔性、分析性思维方式不同,中国哲学理论思维的突出特征是融合性、贯通性。无论是建构本体沦、认识论、历史观、人生论,还是建构其它哲学理论,都将其与价值论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也就是将“应然”的原则贯注于“必然”原理之各个论域,使价值与本体、价值与历史、价值与人生、价值与认识相融通。 一、本体存在与价值境界的融通 二、历史规律与价值追求的融通 三、认识过程与价值意蕴的融通 四、自然生命与道德价值的融通 上述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价值与本体、价值与历史、价值与认识、价值与生命相互关系的理论表明,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的理论思维,乃是一种典型的融通性思维。正由于这 几个方面的融通,决定了中国古代的价值类型 论中,也体现着各类型间相互蕴含、相互融通 的观点。儒家以善统真、美,凡是善的价值即是 真的、美的;道家以真统善、美,凡是真的价值即是善的、美的。虽然,儒家祟善,道家贵真,价值取向不同,但其融通真、善、美的思维路径则是相同的。所以说,“必然”原理与“应然”原则融通,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特质。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对我们认知自我、认识社会、了解世界有哪些现实的指导意义? 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这种“必然”与“应然”相融通融的特质有着其产生的深刻根源,它所蕴涵的思维经验和哲学智慧,至今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中国传统哲学“必然”与“应然”相融通特征的突出优点是克服了价值与事实、“实然”与“应然”相割裂相对立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的多数哲人,几乎都赋予客观事实以价值意义,都赋予事实判断以价值含义。他们融通价值与事实的方法主要是将主体人的价值意识和价值因素如情感、意志、信念、理想、德性、情操、美感等等直接投射到客观事物之上,从而使主体与客体融合为一。如果说,西方哲学中的一些哲学家,是在承认事实客观性和肯定价值主观性的支点上将价值与事实分离开来的话,那么与西方哲学的异隔性、分析性思维方式不同,中国哲学在把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 的基点上将价值和事实相融合相贯通。中国传统哲学中没有“由事实判断推不出价值判断”的所谓“休谟问题”! 二、中国传统哲学“必然”与“应然”相融通的重大意义是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本宗旨。中国哲学没有孤立的宇宙本体探索,没有单纯的客观知识追求,也没有“怪力乱神”的宗教旨趣,实现人的价值是它的最高宗旨。其本体论并非以宇宙的本质为认识的根本目标,而是借“天道”以明“人道”;其认识论并非以认识的来源和规律为探讨的最终归宿,而是借“知行”以说“道德”;其方法论并非以世界的运动过程和规律为研究的至上兴趣,而是借“阴阳”以言“治平”;其历史观也并非以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思考的终极意义,而是借“理势”以论“至治”。 三、中国传统哲学“必然”与“应然”相融通的重要作用是锻铸了中国哲学的实践性品格。中国哲学形上之道、抽象之理、玄远之思等“必然”原理,固然都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和意义,但归根结底最终都服务于实现“应然”原则的实践活动。《易传・系辞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形上的必然之道意义在于,指导人的“继之”、“成之”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的目的即是实现应然之“善”。这种“继道为善”“成道为性”的理念,乃是中国哲学的突出优势。所以可以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乃是“必然”原理与“应然”原则相融通的经典命题。 中国传统哲学价值思维的融通性特征的最大的缺陷是将价值泛化,以“应然”遮蔽“实然”。即以价值存在掩盖客观事实甚至取代客观事实,以价值评价制约事实认知甚至代替事实认知。然而,这种价值思维的突出优势是追求价值与事实、“应然”与“实然”的统一。 中国社会科学网:作为张载及其“关学”研究的集大成者,请您结合“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内涵,谈谈您对当下大学教育的认识?对大学生自身价值定位的建议? 赵馥洁:在张载关学系统而丰厚的精神体系中,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使命意识是其纲领,“民胞物与”的宏伟价值理想是其核心。张载就是这样一位自觉实践着自己哲学使命和认真建构了自己哲学体系的真正哲学家。 一、所谓“为天地立心”, “人之心”就是“天地之心”。既然如此, 那么,“为天地立心”…的实质就是“立人”——“立人心”。 立人之心就是开发人的智慧, 升华人的道德, 使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达到与宇宙法则 (“天理”) 相统一的精神境界。从而使人成为天地之心。 二、所谓“为生民立命”, 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做人的行为准则和人生价值目标。给人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就是说,可以给人一种精神境界, 人可以在其中“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 三、所谓“为往圣继绝学”,就是继承和发扬被异端思想所中衰了、中断了的儒家学说的基本精神。 四、所谓“为万世开太平”,就是为社会指出前进的方向,为人类指明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途径。 总之,“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其含义是:为人们提供一个正确世界观,为民众确立合理人生观,为民族建立承传不绝的道统——文化观,为社会绘制万世太平蓝图——社会观。 “横渠四句”作为张载自觉的崇高哲学使命,也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的共同使命和担当,至今对我们仍有深刻启示。 1.一个哲学工作者、一个理论工作者应具有优良素质,应肩负崇高使命。 2.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有所担当,应该负使命,尽责任。 3.一个人应该有“人之为人”的高度自觉。 4.大学生应该有人之为人的高度自觉,应该有自觉的使命意识,应该有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担当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网:您以传统格律诗的方式,对《庄子》进行了深刻、透彻、新颖的诠释,完成了《诗感庄子》这一极富哲学意蕴的诗集。请您谈谈对古体诗歌创作的感悟? 赵馥洁:自童年时,先君以《千家诗》启蒙以来,至今逾七十年。七十年间,与诗结缘,未尝一日离也。每于学业学术之暇,常耽于学诗学词之乐。 人以诗言志、抒情、说理,实乃人内在精神生命之感发也;人对诗之阅读、吟诵,写作,皆是诗对人内心世界之美化也。诗以人而提升境界,人以诗而美化精神。人创作诗,诗美化人,双向互动,循环往复,使人生与诗境共趋于真善美也。 静致斋诗稿乃余平生诗作之汇编也。所选之诗,其题材或绘人世之景、人间之态,或叙人物之品、人际之谊,或抒人伦之情、人生之感,其主题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鉴赏,有对古代哲人精神境界的赞美,有对学术著作的题咏,有对学界交游的述怀,有对亲情友情的抒发,更有对人生形上姿态的追求。故七十多年来,其学其行,其游其遇,其情其志,其感其悟,皆在诗中有所吟咏。 诗感庄子是以中国传统诗的七律体式,感悟《庄子》一书的思想、观念和意境的组诗。是我于2008年3月至9月期间创作的,当时我因研究中国哲学史的需要而重读《庄子》,当我读到《天下篇》中庄子说他的思想不能用“庄语”---庄重而严肃的语言表达时,忽然悟到,庄子认为自己的哲学思想是超越逻辑语言的“思”,而这种“思”正是“诗思”“诗意”。于是就决定用诗来诠释、表达庄子的哲学。这正是我在《跋诗》中写的“庄语已难明道意,精华最好入诗弦”。大约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从阅读、构思,到写作、修改,我完成了这组诗的创作。“诗感庄子”组诗共35首,第一首为序诗,最后一首为跋诗。其间按庄子一书的目次顺序,每篇用一首诗感悟、诠释。全书33篇,写诗33首。这些诗力求用独特的方式、诗的语言,表达庄子的哲学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网:请您谈谈自己的求学与治学经历。 赵馥洁:我1964年7月于10大信誉娱乐平台哲学系毕业后留校,从事哲学教学。曾先后在10大信誉娱乐平台和陕西师范大学任教。从1979年4月至今,一直在10大信誉娱乐平台从事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我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近50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年前,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和研究;第二阶段是在1980年以后,转为从事中国哲学义的教学和研究。 我大半辈子就是读书、教书、写书,是一个典型的读书人。做学问必须平心静气,独立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治学必须耐得寂寞。我在《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增订本后记中曾经说过:“学问乃寂寞之道,著书属寂寞之业。平生治学,创获无多;多年著述,乏善可陈,唯有一点,差可自许,聊以自慰,曰:耐得寂寞。” 我认为“寂寞之道”包含了三个要素,即静心、平心和乐心。人思考时心态要安,心情要静,才能思维。所谓“平心”就是要以平淡的态度看待名利和功利。而“乐心”是一个人处世的最高境界。我认为,一个人自己能够心态快乐,那就是学术研究当中寂寞之道的重要内涵。乐在其中,一个人才不会屈于任何外物,才不会受外在利益的诱惑,从而自得其乐。我们的学术研究成果如果能体现人类的一种真善美的价值,那么这样的成果当然有社会意义。把人类的事业与自己的人生价值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保持一种静心、平心和乐心。

媒体关注

【西部法制报】第二期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研修班开班

第二期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研修班开班 本报讯(张志鹏)5月8日,第二期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研修班在10大信誉娱乐平台开班。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名基层关工委、政法、教育、共青团等部门有关负责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同志参加培训。 10大信誉娱乐平台校长范九利表示,青少年的法治素养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志。10大信誉娱乐平台坚持服务法治建设大局,深入宣传与青少年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持续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为重点,以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着力点,推动新时代青少年法治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关工委办公室主任陈江旗在开班式上指出,长期以来,各有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广大青少年法治素养明显提高。希望大家通过培训切实增强青少年普法工作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推动青少年普法工作取得新气象新作为。 据了解,本期研修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提高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为目标,采取理论授课、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培训。研修班还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教授解读青少年相关的法律法规。